BDI指數創30年來最大單月跌幅
2014-01-27 16:56:40 來源:北京商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近一個月以來,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(以下簡稱“BDI”)大跌,創30年來單月最大跌幅,這也反映出未來宏觀經濟面臨較大壓力。除此之外,波羅的海指數與國內鐵礦石、螺紋鋼等期貨品種走勢息息相關,并且互相影響。
截止到1月24日,BDI仍在持續下滑,已經由去年12月24日的2277點暴跌至今年1月24日的1246點,跌幅達45%,這一跌幅也創下了30年以來最大月跌幅。
據悉,波羅的海指數是反映國際間貿易情況的領先指數,波羅的海指數分很多種,最常用的是BDI,該指數衡量的是鐵礦石、水泥、谷物、煤炭等資源的運輸費用。
從相關大宗商品的走勢來看,一個多月以來,鐵礦石期貨、焦煤期貨一直維持弱勢。焦煤期貨自去年12月以來,一直處于弱勢,目前的主力合約1405合約的價格從12月2日的 1118元/噸跌至上周五的958元/噸,跌幅達14%。與焦煤期貨有同樣表現的是鐵礦石期貨,其主力合約1405合約自去年12月以來的跌幅接近 10%。盡管上周五,鐵礦石期貨有了一波漲停的反彈,但在鋼廠產量減少、市場“冬儲”力度減弱、港口庫存高企的多重利空下,短期礦價弱勢仍難改變。
北京中期西直門營業部分析師童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,波羅的海指數的下跌主要源于海峽型船舶運費下降,這也從正面反映了目前全球經濟并不容樂觀。經濟增長緩慢,市場對原材料需求很弱,因此商品期貨也會隨著呈現弱勢。
而東海期貨淮安營業部分析師張春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,BDI與國內鐵礦石、螺紋鋼等期貨品種息息相關,兩者相互影響。BDI下跌了,反映了宏觀面未來全球貿易不太好,進而可能推導出某些國家內部需求減弱,進而可能影響到國內一些期貨品種。
BDI此次大幅跳水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“中國因素”的影響。由于臨近春節長假,鐵礦石等原材料的采購被停止,鐵礦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需求疲軟,相應的運輸需求冷清。分析人士表示,本輪下跌尤為嚴重的原因,在于中國廠商此前的補庫存基本完成。
中國海事服務網研究中心認為,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率處于歷史低水平階段,近期國際國內鐵礦石煤炭運輸一直受制于中國、印度等傳統需求大國市場不振的影響,再加之新船運力2013年投放過多,導致運力過剩。